逻辑性发展个案追踪观察记录
本信息由于 2023-06-22   发布 共 次访问

逻辑性发展个案追踪观察记录

一、个案基本资料

姓名:黄魏锐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班级:中一班

性别:男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观察教师:毛冬琴

出生年月:2018.05.27

铭铭是一个聪明机灵、懂事的孩子,在各项活动中表现得很是积极,尤其是在做事的计划性上,总是有超出该年龄段该有的表现。他的数理逻辑关系领悟能力较强,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还需要加以引导。

二、目标:探索专题实践活动对幼儿数学逻辑智能的发展。

三、措施:观察、分析幼儿在专题实践活动中的行为,发现其对数学逻辑智能的发展。

四、观察案例、分析

案例一:(2023-3-23)

情况记录:

在专题实践活动《超市购物》中,孩子们第一次自己一个人用钱买自己需要的物品,并且在购物前先计划、根据自己所有的“10元”钱去超市统计自己购买范围的物品种类。然后经过前期的详尽准备后,孩子们正式开始超市购物了,这时候你在超市货架前听到的最多的就是孩子们的算账声,黄魏锐:“薯片4元,矿泉水2元,加起来是6元,我还剩下4元,不行不行,我看中的面包要5元的,这样钱不够花了。我薯片还是不要买了。”原本是大班的算术计算,但是在真实的实践中,孩子自然而然的运用了已有经验,这就是很好的生活中学数学。

情况分析:

孩子在选购的过程中,兴致勃勃地运用着“计算”,那时候的“计算”才是真正发自内心、出于本体需要的,我想这也是最好的“计算”实践场。所以专题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好奇心、探究欲及对数学的兴趣。

案例二:(2023-4-14

情况记录:

在专题实践活动《远足:参观高铁生态公园》中,我们风风火火地从幼儿园出发啦,孩子们唱着歌儿,像一只只快乐的小鸟。烈日当空,于是我们提议走到树荫下,这时候黄魏锐抬起头看看马路上的一棵棵大树,开始讨论起来了:“马老师,这是常青树吧!因为我发现他一年四季都是绿色的,从不变黄。”孩子们开始聊开了,纷纷研究起常青树和落叶树,黄魏锐又发现了“新大陆”:“这个是落叶树,你们看,它的树叶还是小小的,刚发芽,所以肯定之前叶子在秋天的时候掉落了,现在春天来了,刚长出来的。”大家都在仔细倾听着黄魏锐小博士的精彩讲解,小眼睛也都在找着并帮一路上的各种树木按照“常青树、落叶树”分类。

情况分析:

在这一专题实践活动中,孩子们运用着之前学习过的“常青树与落叶树”的经验,并付诸于实践中,这也许会是孩子们最好的理解方式,并且真切感受到了“数学对生活和周围世界的正确认识”,在这一过程中也看出了孩子的数学推理能力,那一句“这个是落叶树,你们看,它的树叶还是小小的,刚发芽,所以肯定之前叶子在秋天的时候掉落了,现在春天来了,刚长出来的。”,孩子根据树木现在的状态推理出之前肯定“落叶”了,所以可以推断这个肯定是“落叶树”。这也许只有在这样的专题实践活动实践场中才能得到体现。

幼儿从呱呱坠地到牙牙学语再到蹒跚学步,生活的环境逐步扩大,从家庭、邻舍到幼儿园、公园、超市、社区等等。在他们生活的现实环境中,每样东西都以一定的形状、大小、数量和位置呈现在幼儿面前,如幼儿见到自己的母亲的脸是圆圆的,两只眼睛是大大的,自己的一只小手有五个手指,粗细、长短额不一样;玩具皮球是圆的,积木盒是长方体的;知道小白兔有两只长长的耳朵、两只红眼睛、三瓣嘴唇、四条腿,还有一条短短的尾巴等等。幼儿在自己生活的环境中,不断感知着数、量、形、类别、次序、空间、时间等数学经验,在认识客观事物、与人交往、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有关问题时都不可避免地要和数学打交道,因此,向幼儿进行初步的数学教育,既是儿童生活的需要,又是其认识周围时间的需要。

案例三:(2023-5-19

情况记录

在中班专题实践活动《亲子小制作:机器人》中,孩子们先收集各种机器人的资料,形成机器人的外部初步表象,选定“我要做一个怎样的机器人”,然后我们进行第一次计划书的制定,每个孩子根据自己预想制作的机器人的外部特征,计划自己需要收集怎样的材料。黄魏锐小朋友预定做的是一个手部能够弯曲,上下活动的机器人,他联想到我么有一种“百变积木”拼成手臂,这样手臂就可以活动了。接着黄魏锐就按照自己的计划书收集好材料,然后开始了第一次制作,在制作过程中他发现百变积木做成的手臂是可以上下活动,并安装在了牛奶盒和烟盒做成的身体上,但是机器人怎么样也站不起来,只能倒在桌面上,他刚开始很不解,鼓捣了半天,“是不是我的脚太小了,这样子所以不能站起来呢”,于是他在原本只有一个烟盒的脚掌上又拼上一个,一站起来又倒了,看来不是这个问题。紧接着又开始捣鼓身体,一个牛奶盒做成的身体加大变成两个牛奶盒,这次总行了吧,扶起来又倒了,还是不能站起来。哎,怎么回事呀?这时候他开始不停地扶起机器人,然后看着倒下,经过了几次这样尝试,他好像发现了什么,把百变积木做成的手臂拆下来一些积木,手臂变细变短了,这时候再次扶起机器人,成功了,机器人稳稳地站起来了。这时候老师介入,询问:“你是怎样让机器人站起来的。”他开始侃侃而谈:“机器人刚开始不能站起来,我以为是脚和身体不够大,就加大了这两部分,但是这样子变大了还是不行,然后我在看机器人倒下去的手,发现每次都是往手伸出来的前面倒,从来不向两边或者后面倒,所以我推断肯定是手臂太重了,我就把手臂上的积木拆下来一些,这样手臂就没有那么重了,这样就站起来了。”

情况分析:

孩子在制作机器人的专题实践活动中,由“机器人为什么站不起来?”这样一个实际问题出发,推理各种可能,并一一用实践检验推理,在这一次次的推理、验证过程中最后终于找出原因,并成功解决,孩子的推理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,所以说专题实践活动促进幼儿抽象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初步发展。

思维按其抽象性可分为直觉行动思维、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。具体想象思维是幼儿期的主要思维方式,这是在直觉行动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,同时又成为抽象逻辑思维的基础。因此,培养幼儿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必须充分依靠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。数学本身具有抽象性,例如自然数3,它可以代表3个皮球,3只小鸡,3架飞机,3朵花灯一切数量为3的具体事物的集合。3就是从元素为3的具体物体集合中舍去了皮球、小鸡等具体特点,仅抽象出它们数量关系的结果。幼儿在初步数学概念的获得及进行简单的运算过程中,经过分析与综合、抽象与概括、判断与推理,由对感知到的材料的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。例如,运用不同材料,通过各种活动形式,让幼儿反复多次感受同样数量的多种物体,在取得丰富感性经验的基础上,初步抽象出它们在数量方面的共同特征,会正确点数并说出总数,从而达到初步理解某数实际意义的目的。在这个过程中,不仅使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,而且也通过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的发展,促进了幼儿抽象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初步发展。

五、个案总结

人们常常认为数学逻辑智能是一种加减乘除的能力,这是一种计算的能力,但是,它所包含的远远不止这些。数学逻辑智能的定义是:“处理一连串的推理,识别模式和顺序的能力。”除了计算之外,数学逻辑智能还包含逻辑和推理、模式、可能性和科学的分析。有时,数学—逻辑智能还包括一种倾向,去建构问题、发现问题,这比其他智能包含的要多。

大自然和我们的生活是一部真实、丰富的百科全书,蕴藏着巨大的教育财富,它向儿童展示了具体、形象、生动的学习内容,为幼儿获得对世界的感性认识提供了天然的场所,孩子们乐此不疲。专题实践活动就是这样一种基于儿童的直接经验、密切联系儿童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实践性课程,体现的是对知识的综合运用。通过使幼儿参加实践活动去发现和解决问题,体验和感受生活,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。

专题实践活动为孩子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态化空间,孩子是这个空间的主导者,具有整个活动绝对的支配权和主导权,能够以自我和团队为中心,推动活动的进行。在这个过程中,孩子更谋求独立完成整个活动,而不是聆听教诲和听取指导。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这个生态化空间里,只是一个绝对的引导者、指导者和旁观者。在这样的多元化、开放的空间中,首先有助于幼儿对生活和周围世界的正确认识 ,其次,另外有助于幼儿思维能力及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。

 


附件:
关闭窗口
打印文档
日访问量统计  |   总访问量统计  

Copyright? 2010~2018 常州市新北区新桥街道中心幼儿园 版权所有
苏ICP备10201501号-2